中国航天发射的时针指向一个撼人心魄的瞬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大漠腾空而起,飞向太空。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开始远航。21小时后,在地面测控系统的持续跟踪与控制下,飞船准确返回地面。作为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网的“心脏”,鲜为人知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给世界一个精彩的亮相,并以一系列高精度的轨道控制宣告,中国已经成功掌握了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并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载人航天飞控中心。
测控通信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这个系统的“神经中枢”。神舟飞船上天后能否进入轨道、正常运转、安全返回,航天员能否准确无误地完成各项飞行操作等等,完全依赖于飞控中心统一指挥和调度地面庞大复杂的测控系统,实施精确的测量和控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于1992年。那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郑重决定实施这一工程。载人飞船工程由七大系统组成,即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
1995年12月,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北京指挥所的基础上,组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完成运载火箭和飞船的测控、遥测参数接收、飞船电视图像接收和航天员通话,并对轨道舱留轨运行进行测控管理。在原有卫星测控通信网的基础上,增加建设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可进行国际联网的S波段统一测控通信设备,形成新的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网。
这时,距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发射的时间已不足4年了。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建设的同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作为备份中心,同时开展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实行双保险。
当时的设想是,一旦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建设达不到载人航天系统的总体要求,或者在执行任务中出现故障,都将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取而代之。
在当时,这样的决策无疑是必要的正确的。但一旦这一预案成为事实,无疑是北京中心的失败。
背负着希望与重托,北京中心在艰难中铿锵起步。为此,北京中心公开提出了一个颇具挑战和挑衅性的口号:绝不能把机会留给西安测控中心!
中国航天飞控人,就在一张白纸前一步步开始了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努力。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刚刚在唐家岭的稻田上破土动工时,几乎是白手起家,没有一台用于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设备,没有一条软件语句。很多人担忧地表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将因北京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而推迟。
“最主要的困难还是没有人。”时任副总师的席政说。当时中心的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位技术保障性的高工外,就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年龄才22岁。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没有工作经验,甚至连载人飞船是个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一个航天飞控中心,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主管的业务技术部门都为此捏着一把汗。曾有不少人感到担忧,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将因北京飞控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而推迟进行,也有人曾建议聘请外国专家帮助搞基础建设。
从零起步,从零跃升,中国飞控人的心中有的只是一种责任,一种神圣的使命!
任何困难都难不住中国飞控人!尽管人才缺乏,尽管许多人连载人飞船是啥模样都没有见过,但是,“让中国飞船早日进入太空”,是创业者信念的牵绳。
一批批建设者来了。他们在一片稻田上搭起帐篷,吃着盒饭,开始了北京中心的建设。
一批批测控专家来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先后给北京中心输送了大批人才。第一任主任夏长发,第三任主任席政、副主任朱民才和副总师童斌等,都是从西安调入北京中心的。他们和其他各路专家一起,挑起了北京中心建设的大粱。
一批批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来了。从清华大学,从国防科技大学,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学府,一个个热血青年走进征服太空的大军里。
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设备调试,无数次方案讨论。广大科技人员好似在烟波浩淼的大海中行船,战险风,破恶浪,在一道道困难面前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一次次跨越中开辟出了一条条阳光大道。
一张排得满满的时间表已经迫在眉睫:上级提出,要“争取1998年保证1999年执行首飞试验”。席政记得,当时,很多领导都十分关心北京中心的任务准备情况,也经常会听到有人担忧地表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将可能因北京指控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而推迟进行,北京飞控中心成为任务的“短线”,是“薄弱环节”。
从不愿示弱的席政,听到这些话心里很是难受,但要证明中心的能力,必须拿事实说话。席政和他的同事们,一头扎进了没日没夜的艰苦攻关中。
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有靠自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飞控中心上下突出载人航天工程技术建设的中心地位,以实际行动投身到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建设中去。
按以往的惯例,都是根据不同任务需求编制软件,来一次发射就要重新编制一遍。而当时北京飞控中心系统的任务要求尚不明确,当辛辛苦苦写了几个月的程序,突然得知因为总体计划改变而必须全部作废的时候,有人当场就在机器前捂着脸痛哭起来。
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席政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艰苦的技术攻关。过去,我国的卫星测控是一颗卫星研制一个测控平台。但当时飞船还在研制中,测控需求不明确,按照常规做法,无法展开测控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时间节点要求不能等。为此,席政创造性地提出了测控系统平台化的设想。就像电脑的WINDOWS系统一样,提供一个公用的平台,把不同功能做成不同的构件,解决了测控需求不完备的情况下应用软件的开发问题。这大大缩短了不同型号任务的准备周期,减少了资金和人员的投入,提高了任务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年,他们就研制出一种全新类型的“任务平台”,支持多种型号任务、多目标测控的需要,由过去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变成有了一把万能“钥匙”,不仅满足神舟飞船测控任务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所有航天器测控任务的需要。
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复杂,数据成千上万,人工操作介入过多,容易造成失误,特别是信息量大时,人工操作也来不及。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飞行控制自动化方案和运行的系统工程方法,组织建立了一套计划生成规则,知识表述和故障表格化管理办法,实现了测控系统在计划控制下的全自动运行,提高了任务准备的效率和飞行控制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实时反映飞船在太空中的运行情况,飞控专家提出了飞行控制可视化方案,组织解决了天地指令时延问题。他们设计了被称为“上帝的眼”的三维动画的模拟显示,也就是说,当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每一个飞行弧段,每一次姿态调整,每一次变轨维持,都可以通过三维动画实时仿真显示,使地面工作人员看得一清二楚。当航天员踏进飞船坐舱的那一刻起,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个动作,都可以在地面同步监测观察到,为操作人员直观地掌握情况、下达指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当时,有人认为,4年建造一个飞行控制中心,绝对不可能。但也有人认为4年足够了——这就是北京飞控中心仅有的那些专家们。时间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中国的科学家最擅长的就是算时间账:老同志们家都没搬来,新来的都还未成家,一个中心全部是“光棍儿”,全部吃食堂。一天吃饭三小时,睡觉八小时,剩余的十二小时全部工作。这么一算,四年成了八年;新任务、新环境,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工作起来事半功倍;连人际关系都是全新的,没矛盾、没隔阂,每个岗位一个多余的人都没有,连扯皮的理由都找不到,人人心情舒畅,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尤其是新来的大学生,在别处当学生、当助手、甚至当勤杂工,没有两三年恐怕连重点课题的边儿都摸不着。而在这儿,一脚踏进来就成了主力和骨干。这一切难道不都是时间么?
于是,一场技术攻关的大会战开始了。
虽然一切从零开始,但一切以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为目标。每项工作,每个课题,直到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倒记时时间表。每个人的房间里还有一份印刷精美的未来中国航天城的宏伟规划图——意思很明白:从规模到建筑,一切硬件设施,中国的航天城都将是世界一流的,因此,你的工作必须与之相配,你所做的每一个软件、每一个模块、每一道程序都必须是一流的。
1998年5月,在离我国第一次飞船发射仅有1年5个月时间,飞行控制大楼终于竣工,各种设备陆续到位。十几个系统近千台(套)各种计算机、显示器,仅用4个月的时间全部集成、安装和测试完毕。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次进行飞船试验之前,北京飞控中心连一次真实的航天任务也没有执行过。就是说所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都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中心副主任朱民才感触地说:“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国家不可能发射一个真实的航天器让你去试验。”
为此,从1998年12月开始,飞控中心应用飞船模拟仿真系统进行训练。一套由各种数字和数学公式组成的系统、一台仿造的飞船,代替了真实的任务。就是用这种办法检验设备,检验9个站、四艘船的配合,检验从发射到航天员安全返回的全过程。更检验人,尤其是许多年轻科技人员连一次真正的任务都没有执行过。
一练就是7个月。就是在这样的演练中发现和解决了1300多个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演练中,几百个岗位上的科技人员达到了闭着眼睛也能操作、几百条乃至上千条口令倒背如流,注入准确无误的程度。
中国飞控人知道:每一个口令都连接着祖国的荣誉,每一项操作都系连着飞船的安全,必须稳妥可靠,必须万无一失。
“争八保九”!时间万分紧迫,一切又都迫在眉睫!要用四年的时间赶上国外30至40年时间走过的路。一个又一个困难摆在面前,指控大楼还没有建成,各种设备也没有到位。但飞控人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在计算机上、在图纸上把一个个分系统建成了,一批又一批阶段性成果却出来了:成功研制出具有7000多个模块和100余万行源程序的飞控软件系统;制定出《测控通信系统初步实施方案》、《飞船试验组织关系》等百余套不同岗位的操作方案。
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设备调试,无数次方案讨论,无数次连续苦战,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吃尽了无数的苦水。中国飞控人好似在烟波浩淼的大海中逆风行船,战恶浪,破惊涛,在一道道困难面前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一次次跨越中开辟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太空轨道。
经过3年多的艰苦创业,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拔地而起。绿树怀抱,高楼林立,天线纵横交错,电波穿梭交汇。信息在这里多方位聚散,数据在这里传递输出,画面在这里纵横组合……一个功能丰富、反应快捷、运算精确、可靠性高的现代化飞控中心初步建成,主要包括:由多台高性能计算机和庞大的飞控软件组成的高速数据处理网络;由140余台显示工作站和高分辩率显示大屏幕组成的带有三维动画特点的监视显示系统;以卫星通信网和地面光纤网为主体的现代化通信系统;符合国际标准的C波段统一测控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技术勤务保障系统以及声像制作、办公自动化、设备计量、通信设备检修等专业实验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世界第三个具有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支持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自动化计划生成能力和清晰图像传输能力的现代化飞控中心。
第一次试验联调,当北京中心终于向飞船发出第一条指令,许多人激动的热泪盈眶。那天,席政带着那些可爱的年轻人,来到一个小饭馆庆祝。虽然外面是滴水成冰,小小的饭馆里却是春意盎然。那一夜,席政醉了,大家都陶醉了。
1999年5月23日,俄罗斯宇航局局长高布契夫在中国参观访问时,专门来到北京中心。当他走进宽敞、明亮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控制大厅时,目光所及,连连赞叹:“中国人真了不起,你们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了奇迹!”
然而,蓝眼睛也许永远不会明白,中国飞控人在这种加速赶超过程中所坦露的是怎样一种志气、骨气、勇气和豪气!